当前位置:首页 > 理财之道 > 正文

沈国君(沈国)

春秋时代是"王冠纷纷落地"的时代。

司马迁在概述春秋时期的历史时说:"弑君三十六,灭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在他统计的春秋二百多年时间里共有36名君主被杀,52个诸侯国被灭,发生大小战事480多起,诸侯的朝聘和盟会450余次。

见于史书的春秋诸侯国名超过120个,但比较重要的不过十几国。《史记·十二诸侯年表》记载了其中12个国家的世系: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它们主要是位于今天山东的齐、鲁,位于今天河南的卫、宋、郑、陈、蔡,位于今天山西的晋,位于今天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燕,位于今天陕西的秦,位于今天河南、安徽南部和江西、两湖的楚,位于今天江苏中南部的吴和位于今天浙江一带的越。

一起去看看网友统计出来的这一百多个国家。

秦国

秦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最初的领地在今天陕西省,在当时属于中国的边缘部分。一直到战国初期秦一直是一个比较弱的国家,也许正因为它地处偏僻,因此它一直没有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在春秋时代它是一个比较不显眼的国家。就科学技术,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战国初期也比较落后。这个形势一直到前361年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从此秦国开始不断强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称王。前316年秦灭蜀,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大国。前237年嬴政登基,开始了他对六国的征服。从前230年秦灭韩国起,到前221年秦灭齐国,统一中国。

齐国

夏商时期,淄博地区先后出现了夏商王朝的属国爽鸠、季、适伯陵、薄姑等古国。西周建立后,功臣姜尚被封为齐侯,都营丘,建齐国。淄博由此成为齐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后经西周、春秋、战国,长达800余年。前221年灭于秦国。中间什么齐桓公呀管仲啊称霸啊什么的略,不废话。

晋国

晋国,周代诸侯国名,原名唐。在今山西省南部。到前403年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三家自立为诸侯,晋国被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家。晋国国都为唐(今山西翼城),晋献公迁都绛(今山西翼城东南),别都为曲沃(今山西闻喜县东)。

展开全文

燕国

据《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以后,封宗室召公于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燕国的都城在“蓟”(位于今北京房山区琉璃河)。周的贵族和当地旧商的贵族以及当地土著建立了联合政权。最终使该地区原来的东胡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

楚国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鲁国

原为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 ,公元前1045年,周灭商,大封天下,武王之弟周公姬旦被封于旧奄国地曲阜,周公辅佐天子,其子伯禽代父就封,更名鲁国,先后传二十五世三十四君,至公元前249年被楚所灭

吴国

吴国是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天江苏省南部苏州、无锡、常州一带。前473年,夫差兵败而逃,被围困在秦馀杭山(今天苏州南阳山),向勾践求和,勾践不准,夫差自杀,吴国灭亡。

越国

越国是以绍兴为核心地域建立的浙江大地上第一个古朝,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后,越国的势力范围曾北抵山东,南入闽台,东濒于海,西达皖南、赣东,雄踞东南。

宋国

宋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国君子姓,位于现在河南商丘一带。 战国时期,宋国终被齐国所灭。

郑国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是为郑桓公。周幽王时,身为周王室司徒的郑桓公,看到西周行将灭亡,就在太史伯的建议下,将财产、部族、宗族连同商人迁移到东虢(guó,国)和郐之间(今河南嵩山以东地区)。两年后,犬戎杀死周幽王,并杀郑桓公。继位的郑武公攻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新郑。郑武公以和郑庄公相继为周平王卿士,且能控制内部卿大夫的势力,在春秋初年的历史上,郑国甚为活跃。就连当时的齐国还经常听命于郑国,跟随郑国东征西讨。到郑庄公统治末期,郑国由于连年征战,国势日衰,齐国才逐渐取得有利地位,开始对周边小国发号施令。郑国以后由于内乱叠起,国势逐渐衰弱,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

鄫国

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 驻苍山县向城西南,包括苍山大部分,枣庄部分,以及郯城沂河以西部分。

邾国(邹)

颛顼帝之后代曹挟于周武王时被封于“邾”,建立邾国,最初附庸于鲁,春秋时渐强,进为子爵之国,称“邾娄”,后又改为“邹”,建都于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南陬村)。后来,春秋时鲁穆公改邾国为邹国。因建都邹邑而得名。曹姓,战国初亡于楚宣王。

莒国

自周初始封,至春秋隐公元年,这一段的莒国历史,史文缺略,为空白期。太史公多见旧籍,于此当有所见,惜他因莒国小弱,未立《莒世家》,后人于此空白期之史迹,无法妄测。仅知自兹舆期始封至鲁僖公年间之兹平公,共历十一世。兹平公之后,始有国君世系,但是因为承袭了东夷风俗,国君无谥号,只在名字上冠以地名,作为生前称号。由此看出,至少自周初至春秋初期近300年间,周人欲以周鲁为代表的华夏文化去同化东夷孑遗,尚未收到显著效果。 入战国后,楚的势力扩张到淮上,灭蔡,进而灭莒。然而到底距其本土过远,不能长期占有,莒之全境终于入于齐。

吕国

该部落的首领在夏时被封为吕侯,建姜姓诸侯国吕国(在今河南南阳)。周宣王时,吕国改名为甫国,春秋时甫(吕)国为楚所灭,其后子孙以国为氏。

许国

据史书记载,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西周灭商后,周成王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为太岳之嗣,也称为许文叔。许国地在今河南许昌市,春秋时为郑、楚等国所逼,公元前576年,许灵公被迫南迁叶地,为楚国的附属;前534年许惮公又被迁城父;前 538年又迁荆山;前529年复迁叶地;前506年再迁容城。战国初期终于被楚国所灭,迁于容城,后子孙分迁中原及江南各地,以国为氏,称为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虢国

虢国是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一个为雍地的西虢,一个为制地(今河南荥阳)的东虢,起着周王室东西两面屏障的作用。西虢东迁后,据守上阳的虢叔被称为南虢,据守下阳(今山西平陆)的虢仲被称为北虢(据《左传》“正义”引)。与此同时,西虢支庶与羌人在西虢故地又建立一个虢国,时称小虢,这就是古代典籍中先后出现过的5个虢国。公元前767年,东虢为郑国所灭(据《竹书记年》)。公元前687年,小虢为秦国所灭(据《史记·秦本纪》)。

虞国

虞--周代姬姓国。虞也同吴,史书记载虞有二,一在南方,即春秋时曾争霸中原的吴国,此略。一是山西晋南的北虞。《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后,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于周之北,故夏墟,是为虞仲,列为诸侯。"此谓山西平陆、夏县一带的虞国是周初武王所封的虞仲之国。然而,景等根据金文及相关资料论证,山西虞国乃陕西陇县一带西周矢国的后裔。前655 年,虞国君贪图晋献公的宝马珍玉、借道给南下伐虢的晋国军队,晋军灭虢回师途中,顺手牵羊又灭亡了虞国。

州国

古州国之都。在今湖北监利县东。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朝斟灌国姜姓封在州邑(今山东安丘县),建立州国,因位居公爵, 世称州公。春秋时期有州公实,亡国于杞,州国公族定居于淳于城 ( 今安丘县东北,原为州国都城),后来复国,名淳于国,仍为公爵, 成为春秋时期的小国之一。

淳于国

周武王把安丘县东北部封给淳于公,建立淳于国.淳于公为姜姓,和当时的菜,纪等国为邻.春秋初年,从河南搬来的杞国不断侵逼,淳于无力抵抗,国君只好逃到外地避难,淳于国亡。

杞国

周朝建立后,求先贤的后代进行分封,从诸城的牟娄寻到大禹的后代东娄公,封在河南,建立杞国.西周末年,由于邻国的侵逼,杞在河南无法立足,便举国东迁,回到国君的祖籍(今潍坊市),后来在昌乐,安丘等地建国,现在安丘黄旗堡镇西南有杞国古城遗址,就是杞都城之一.春秋末年,杞国被楚国攻灭。

沈国君(沈国)  第1张

莱国

莱国商代以前,莱国的统治中心在昌乐.临朐等县,东部直到黄县沿海地区.姜太公初封齐国,建都营丘(今昌乐县境内),离莱都较近,莱候曾多次率众争夺营丘.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强大,齐国打败莱国,占有今平度县以西的领士,莱公被迫迁都黄县,称东莱.战国时,东莱亦被齐国吞并。

萧国

伯益的巨大功绩使他的子孙得到封赏,其中一个叫孟亏的,被分封至萧地(今安徽省萧县西北),建立了萧国,春秋时灭于楚庄王

沈国君(沈国)  第2张

徐国

相传帝颛顼玄孙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赐他赢姓,伯益的小儿子若木因其父亲的功劳在夏禹时被分封于徐,建立徐国(故地大约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一带)。

舒国

春秋时期,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灭商后,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封国,号称“群舒”。群舒国先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楚襄公二十一年,又被灭于楚国。灭国后,群舒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氏,称舒氏。

纪国

纪国是商朝在东方的与国,都城在今寿光县纪台乡,周灭商,纪国又臣服于周.春秋初年,齐国强大起来,逐步向东发展,纪国成为主要障碍,经过长期战争,到公元前690年,纪便被齐国吞并。

谭国

周朝初年大封诸侯时,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爵位为子,由于国势一直不强盛,不久沦为齐国的附庸。春秋初年,

齐桓公出奔时曾经过这里,当时谭国君对齐桓公很不礼貌,齐桓公继位,谭国也没派遣使臣祝贺,齐桓公称霸诸侯后,借此故吞并了谭国

管国

管国作为西周初期的一个重要封国之一,屡见史书。西周早期武王灭殷,建立周朝之后,封其三弟管叔姬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管城),称管国,为当时周朝之东方重镇。周公摄政后,管叔因勾结蔡叔、武庚叛乱被诛,管城由此而废。后裔以管为氏,管叔鲜为管氏(姓)的开氏始祖。

蔡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周武王弟叔度(姬度)后裔,灭于楚国。建都于蔡,辖地大致为现在的上蔡附近。公元前447年,楚灭蔡。

郧国

郧国之都。在今湖北安陆县境。郧为嬴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蒋国

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后来蒋国被楚国所灭

芮国

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其卿士良夫于芮邑(在今山西省芮城县,一说在今陕西省朝邑县南有芮城),周成王时改做诸侯国,称芮伯。在周王室任司徒。春秋时,芮国被晋国所灭(公元前1046年到前641年)

沈国

同样和姓名有关,沈姓源出嬴姓。沈姓的先祖叫实沈,是黄帝的后裔帝喾之子。实沈氏族后来因与少昊氏部落杂居而东夷化,故为嬴姓。后来, 他们建立了沈国。周昭王南征时,嬴姓沈国被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曹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伯爵,国君为姬姓。周文王子曹叔振铎(姬振铎)後裔。建都陶丘,辖地大致为现在的定陶附近。公元前487年,宋国灭曹。

霍国

周代姬姓霍国有两处,一在河南汝州市西南部。另一霍国位于山西省霍县西南,是西周时期山西境内最北的姬姓封国,大概是霍叔流放之地,或是周公平定武庚之乱后,改封霍叔后裔于此。晋献公十六年冬(前565),晋太子申生灭霍。

庸国

史载公元前1059年,周请庸人筑都于洛邑,今竹山县文丰乡皇城村的古庸方城遗址的城墙历经三千余年风雨仍然屹立,表明庸人的建筑艺术的确很高;庸人又是史料中所称的最早饮茶的先民,“茶风源于巴山楚水间”。然而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庸人的军事艺术水平,“惟庸人善战,秦楚不敌也”(《古代战事考》)。

权国

商武帝武丁的后人有被封于权地(今天湖北境内),建立权国。春秋时期,楚国武王大败权国。权国迁走,不久又被巴国所灭,权国贵族子孙就以原国名“权”作为姓氏。

谢国

黄帝的儿子中有一姓任,任家族建有十个国家,其中第一为谢国,因其比较弱小,周宣王派伯虎等大臣灭掉了谢国(资料只查到这么多了)

巴国

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巴人以重庆为首府,建立了巴国,史载“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巴人或许参加了武王伐纣战役,后在汉江上游建立国家,部分更弱小的民族融入巴族。 公元前316年,巴国最终被秦国所灭,结束了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

息国

息国故城位于今河南息县城西南6公里的青龙寺一带,春秋初期为楚文王所灭,其地被楚国设置为县。夏商时期,这里已建立了息国,号称千乘之国,北结齐郑、南抗荆楚春秋时,春秋时郑国(国都在今郑州新郑)和息国发生了矛盾争端,息国国君不采取谈判协商的态度来解决争端,却贸然出兵,攻打郑国。郑国被迫应战,将入侵者打得大败而逃,后楚文王攻灭息国。传闻:息妫(桃花夫人)无限漂亮,搞亡了息国

郤国

春秋时期,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郤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凶,建立郤国,为子爵,称郤子,其后遂以封地为姓,形成郤氏。见《尚友录》|《古今姓氏书辨证》、《正字通》。

春秋时期郤宛的的代。郤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来被晋厉公灭族,有子孙逃往楚国,楚昭王时郤宛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郤氏。

邢国

周公旦的第四子被封于邢(河北邢台),建立了邢国,公元前662年邢国为卫国所灭,邢国国君的后代遂以国为氏,称为邢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邑于邢,其后代子孙以封邑名为姓,亦称为邢氏。

祝国

黄帝之后,周武王封其于祝(故城在今山东省长清东北祝阿故城),后来就有了祝国

公元前768年,“齐人灭祝”

鄣国

西周初,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

聂国

春秋时齐国丁公分封其支庶子孙于聂城(今山东省茌平县西)为齐国附庸,称聂国。(没有资料了)

陈国

周武王灭商后,封妫满于陈,并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封他为陈侯,妫满死后,封为陈胡公。陈地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为陈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在整个西周时期,陈国国力比较强盛,成为西周12大诸侯国之一。

薛国

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齐、魏共灭薛。

巩国

春秋时期姬姓小国,现今巩义市孝义镇。前516年晋灭巩

叶国

春秋时期,楚庄王有曾孙沈尹戌,生一子名叫沈诸梁,诸梁被封于叶,建立叶国,为公爵,世称叶公,亡于???

项国

春秋时期,楚国公子燕受封于项城(今河南项城县),建立项国。后项国被齐国所灭

卫国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文王幼子)于康邑,世称康叔。后周公(武王之弟)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建立了卫国。卫国于前254年沦为魏的附庸,又于前209年为秦所灭。

滕国

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国君为姬姓,前1046年立国,前414年被越王朱勾所灭。

周公东征后封其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县西南7公里有古滕城即其国都。有认为滕始封可能在卫地,后改封山东。春秋初期,滕、鲁关系密切。《春秋》鲁隐公七年(前716年)已有记载。前712年,滕侯、薛侯朝见鲁公,争行礼之先后位置,滕侯以姬姓得为先。战国时,孟子曾到滕国拜见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即被宋康王所灭。

江国

伯益的后代大约于商朝或西周初期受封建立江国。据考证,古江国的国都位于今河南正阳县附近。春秋时,江国介于楚、宋、齐三国势力之间,经常受这些大国操纵,加之淮水泛滥,往往淹没江国的中心地带,所以江国一直没能强盛起来,最后于春秋时期灭于楚

葛国

夏代有嬴姓葛国,在今河南修武县境(该在遗有葛伯城、葛伯墓),后为成汤所灭,汤征服葛国后,只将葛伯除之,葛国也不改国名,历经夏、商、周三代,立国约1800年。春秋时沦为鲁的附庸,后灭于宋。

戴国

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

宿国

周朝时,周武王为了表示对伏羲氏的景仰,就封伏羲氏的后代在宿国(今山东东平县东南),、据传义,是宋亡宿国。

遂国

遂国是周武王封舜的后裔于遂(山东省宁阳、肥城一带)所建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春秋时为齐所灭。虞颉次子虞遂的一支后裔被夏朝找到,分封在舜故乡附近的遂国,在今山东宁阳西北,春秋鲁庄公十三年 公元前681年)被齐所灭

钟吾国

春秋时期,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12年)灭于吴 附:新沂地区据“春秋”记载,西周时为子爵钟吾国,南邻淮夷,北界郯、滕、西至宋、陈,今宿豫县大部在其境内 钟吾国疆域:新沂大部分,郯城杨集部分。

炎国

约公元前十一世纪,少昊后裔中的炎族首领就封于炎地,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国君郯子曾两度朝鲁。战国时期(约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 疆域:包括在沂河东岸从李庄到归昌杨集,东面包括临沭曹庄大兴,以及赣榆部分、东海大部分、新浦部分地区。

鄅国

妘姓之裔, 封于鄅, 即春秋鄅国曾为邾的附庸。直到春秋时期,鄅国被鲁国吞并,成了一个属邑,更名为“启阳”,这个妘姓国就灭亡了。 疆域:在古琅琊开阳县,现在临沂大部分,苍山部分、沂南部分

毕国

周文王第十五子姬高,封地于毕国,叫毕国公,又称毕公高。四百年后,毕国被西戎所灭,毕高后裔毕万投奔到晋国,晋献公封他为大夫。毕万多次随晋献公出征,屡立战功。并被晋献公分封于魏,传至魏文侯斯,与赵、韩三国瓜分晋国。

申国

1、西申国:周穆王西巡时,子孙协助有功,封侯爵,国都故址在陕西省平阳,被秦国灭亡。

2、南申国:周宣王妻舅(西申国公子诚)被封于河南省南阳谢邑,封,,被所灭。

3、东申国:在河南省信阳市,楚国的附庸国。

周宣王时黄帝的后代被封于谢,并且建立了申国。公元前668年,申国被楚文王所灭。

罗国

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周代有罗国,初封宜城(湖北宜城县),徙枝江。春秋时被楚国所灭

邓国

商王武丁封他的叔父(曼季)于邓国,是为曼侯,称曼氏,曼氏后来又改封邓国(此邓国在今河南省孟县的西南),经西周、春秋延续了600多年。西周时,邓国是周朝南方较为重要的一个异姓侯国,但因与楚为敌,于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

绞国

古绞国之都。在今湖北郧县西。绞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唐国

周成王在位时把唐国所在的地(今天的河南省方城县)封给他的弟弟叔虞,公元前505年唐国被楚国灭掉,...古代还有一个姬姓的唐国,在今天的湖北随县西北的唐北镇,春秋时被楚国所吞并

刘国

周代刘国之都。在今河南偃师县南。刘为姬姓国,周初成王封王季子于刘邑。或说此刘国为春秋初期周王 取郑地而后所封 。

黄国

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厉(随)国

西周时封的姬姓诸侯国(在今天湖北省随县),春秋时期改为随国,战国末灭于楚。

蓼国

皋陶后代受封的古蓼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县东有蓼城冈。周襄王三十年(前622),楚公子燮灭蓼

鄀国

允姓国有鄀国,在湖北钟祥北面汉水边,春秋时迁到河南淅川南边内乡县境,称为下 鄀。是秦楚界上的小国,

曾被秦攻取鄀国都城商密,迁徙后灭于楚,以国为氏的为鄀氏。

肥国

姬姓的白狄鲜虞建立,周景王十五年(公元前530年),灭于晋。

鼓国

姬姓的白狄鲜虞建立,后灭于晋。

中山国

姬姓的白狄鲜虞建立,先灭于晋,复国后灭于赵。

鄟国

非常弱小(资料缺)

疆域:包括郯城司家乡沭河以东部分和临沭石门乡部分以及东海温泉镇部分村庄,后亡于鲁国。

祝其国(资料缺)

疆域:赣榆部分和东海、新浦部分村镇。三、莒国,莒南、临沭、赣榆部分,莒县、沂水大部分村镇。

姒国(资料缺)

蓐国(资料缺)

还有说楚穆王四年灭英、六二国,着是什么,这六国又是什么??

另外还有佟国、泉国、过国

也只是一笔走过,根本没找到详细点的资料。

耿国

商代末年有耿国,在今天的陕西省龙门县南,周朝建立后耿国灭亡。周室封同姓人于耿,又为诸侯国,春秋时又被晋国灭

苏国

前身为夏时建立的温国,商汤灭之,而后同宗有苏氏居其地,商末,有苏氏助周伐商,因受赐家乡十二邑建苏国,都城温,

396年后的春秋末期,苏国被狄族所灭,末代君苏明自尽,族人逃往卫国。

冀国

周代属国,相传唐尧的后代,在西周时有被封在冀国,春秋战国时期,冀国在今山西河津市

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就出兵讨伐冀国,解除了虞国的危机。后来,冀国被虞国所灭。

诸国

早在夏代.诸城市境内就建立了诸国.初为姒姓国,到春秋时改为彭姓统治.其统治区域在诸城,安丘一带。

共国

西周时,有人被封到共,建立共国,称为共伯。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

井国

周代受封诸侯国井国在山东安丘,据《广韵》,井是姜姓之国。其他不明。

缙国

西周封给晋国之后,缙云氏的一支迁到鲁西,今山东济宁县西南有缙云山,一名晋阴山,缙云氏于此建立鄑国(山东昌邑西北),春秋初被鲁所灭

杨国

由伯侨所建立的杨国,当时的位置,在今山西省洪桐县的东南,因此杨姓的发源地,应该是在山西。后来,到了春秋时代,杨国灭于晋。

邘国

周武王次子邘叔,被封在商代邘国旧址,建立邘国。春秋时灭于郑国。

皖国

春秋时(公元前722—前481年)曾被封为伯国,称为皖国,故安徽简称皖,其他不详。

郧国

郧国之都。在今湖北安陆县境。郧为嬴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邿国

邿国是位于今微山县一带的小国,受鲁国控制。公元前五六〇年,邿国发生内乱,鲁国乘机吞并之。

须句国

春秋时期有风姓国叫须句国(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是太昊伏羲氏的后代,国人称为须句氏,后邾国并吞须句国,但不久又复国, 后成为鲁国附庸。

郜国

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受封于郜(今山东成武县东南),建立郜国。春秋时郜国被宋国吞没

弦国

春秋时黄国也,亦弦国之地。鲁僖公五年,楚人灭弦。

郕国

郕国在周成王东征之后被封在山东宁阳一带,位伯爵。 公元前408年,齐国攻陷郕,郕君失国

梁国

周平王时。秦仲讨伐西戎有功,其少子康,受封于夏阳梁山(在今陜西省韩城县南)。春秋时梁国亡于秦国

向国

古代在今山东省莒县西南有一个向国,春秋初年被莒国攻灭

凡国

周代凡国之都。在今河南辉县西南,凡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公旦之子。...为姬姓国,始封君为周武王同母弟聃季(委载)。西周末年或春秋初年,楚灭之。

谷国

春秋时,诸侯伯绥受封于谷(今湖北谷城),后谷国为楚国所灭

赖国

周朝初期,武王封炎帝的后代于赖(今湖北随县),建立赖国。春秋时,赖国被楚国所灭,

牟国

周时子国,牟国故址在今城东10公里的辛庄镇赵家泉村,春秋时期是鲁国的附属国,春秋末期亡。

柏国

早在周朝的时候就有柏国,也叫柏子国,故址在今河南西平柏亭一带。相传柏国的开国君王是黄帝的臣子柏高。

春秋时柏国为楚所灭。

颛臾国

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封太后裔建颛臾国(附庸于鲁国),

焦国

首都在今河南陕县南。焦为姬姓国,始封君或以为周康王之子文,或以为召公奭之子盛。春秋时期灭于晋。

茅国

西周时期,周文王之子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茅叔受封于茅(今山东金乡县西南),建立茅国,后来茅国为邹国攻灭,

滑国

西周初年,滑国封地在今偃师与巩义鲁庄一带,都城位于洛阳城东南43公里处偃师市府店镇滑城河村附近台地上,后被秦所灭

巢国

禹帝时曾封有巢氏之后建立巢国(今安徽境内)。在夏、商、周三代,巢国世代为诸侯国,春秋时期,楚国灭掉巢国,

雍国

周文王的儿子被封于雍(今河南省沁阳),建立雍国,为伯爵,世人称之为雍伯,其后世子孙以封国名

雍国于春秋中期被晋国吞并。

顿国

顿国,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周王朝在淮水中上游地区分封的姬姓国之一,位子爵。从西周、春秋时期起,古顿国就在周口市今商水、项城一带建都。 前496年,楚灭顿。

黎国

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

费国

今山东省费县东部地,鲁国季孙氏叛鲁,自立费国。后并于齐。

郇国

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

胙国

周为胙国,周公旦之第六子伯分封于此,称胙国。春秋时,称南燕国。灭于??

夔国

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叫熊挚,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今湖北秭归),建立夔国,后又为楚所灭

古密国

亦郐国

郐国

周时子国,周平王二年,前769年,郑桓公袭击郐国之前,先打听了郐国有哪些有本领的文臣武将,开列名单,宣布打下郐国,将分别给他们封官爵,把郐国的土地送给他们。并煞有介事地在城处设祭坛,把名单埋于坛下,对天盟誓。郐国国君一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责怪臣于叛变,把名单上的贤臣良将全部杀了,结果当然是郑国轻而易举灭了郐国

应国

史籍最早见于公元前1324年,商周时代即有,应国以鹰为图腾,到了春秋早中期之际,应国被楚国灭亡。

介国

东部一个少数民族国家,位置在青岛地域,春秋中期被齐吞并。

鄾国

首都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鄾为曼姓国,商王武丁曾封季父于河北曼,鄾为其后裔。周时居此,为邓的附庸,后灭于楚

任国

后裔有仍氏(亦称有任氏,任,仍古时同音)就在这里建立了仍国.周朝时期,仍国被封为任国 首都在今山东济宁市境。任为风姓国,太皞的后裔。春秋战国时代任国先后隶属于鲁、宋、齐国。至战国时期任国犹存。秦统一中国后,废任国而改为任城县

邳国

夏、商时期,睢宁县古邳一带还有一个邳国。邳和薛同祖。邳原来居住的地方在薛,邳国的先祖奚仲曾经担任过...邳国的历史很长,直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楚人的压迫,邳人又重新北迁至薛。邳国迁回故地后,仍称邳国国都邳。(下邳)

胡国

首都在今安徽阜阳县境。胡为归姓国,周时有存。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灭胡。

代国

春秋末年今浑源一带属北方民族建立的代国,战国初期代国为赵所灭

彭国

首都在在今徐州市境内。其建国者史称彭祖

苴国

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古蜀王即封其弟葭萌来广元建立苴国相传苴国因兵灾和旱灾闹了粮荒,正巧在那里的范蠡以薄利多销的方法解决了他们的困难。 既赚钱又出名,苴国后为秦所灭。

鱼国、鱿国

留在三峡当地的巴人,从文献得知,春秋时建有鱼国、鱿国等小国,为庸国之附庸。后并于楚。

轸国

首都在在今湖北应城县西。轸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同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

扈国

从《春秋》记载可知扈国多为政商要地。周代春秋时仍存,战国时,不被提及,扈城很可能毁于列强相互吞并的战争

荀国

周成王初年,荀国被陟封于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之临汾故郇城;荀国后为晋所迫,沿汾河流域南迁至今山西省临猗县之故郇城,最后还是为晋所灭。

邶国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伐纣灭商,西周政权建立,邯郸划属邶国,属周武王六弟霍叔封地,纣王的儿子武庚也居住邶国。但周武王去世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其叔周公旦摄政。因管叔、蔡叔、霍叔等人素与周公旦不和,便与武庚等联合发动叛乱,史称“管蔡之乱”,但叛乱不久就被镇压,邶国的封号被取消,邯郸又划归卫国管辖。

(这个国没到春秋就没了。)

桐国

桐国偃姓,皋陶后裔。春秋时,桐国大体为楚附庸,时而依附吴,越灭吴后,属越.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在强邻环伺的春秋时代,弱小的桐国不得不朝吴暮楚,战战兢兢地揣摩大国的脸色,估计后来是被楚吞了。

极国

周初,极国(姬姓小国)城邑.公元前721年(春秋隐公二年)鲁大夫展无骇帅师灭掉极国。

贾国

西周时,周康王姬别把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封于贾,建立贾国,号为贾伯,作为周朝的附庸国,春秋时,贾国被晋国所灭。

祭国

最早为商王朝的邦国,在商代甲骨文中多次被提及。周灭商后也将祭国灭掉,重封后的祭国在春秋初年,郑国东迁时被灭。

毛国

西周时周文王之子郑从最早的封地今陕西华县转封到今洞南宜阳(即毛泉)的毛国后,便以国为姓,产生了毛姓,春秋末周敬王时,当时的毛伯介入了周王室的王位之争,公元前516年争夺失败,毛伯南逃楚地,毛国被灭。

根牟国

根牟莒州沂水县南有牟乡,即古根牟国

其他国家资料一笔带过的有绚国、翨阳国,有穷国、道国、微国、柳国、丰国、六国、瑕国、姜国、观国、大庭国、骀国、岐国、箕国、莘国、逼国、倪国、

甲父国

今山东金乡(其他资料无)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